
她将一生奉献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,怀揣着对教育信念的执着坚守,用自己理想点亮孩子们的未来。她是扶贫教育事业的一座灯塔,是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,是时代楷模,她就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张桂梅。
1996年丈夫去世后,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,大山里的贫困超出了她的想象,“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”。张桂梅发现,那些失学女孩的母亲也大都早早辍学,能坚持让女孩上学的母亲一般都接受过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,她意识到,山区的女孩如果有了文化,将至少改变自己、子女和孙辈三代人!2002年,她萌生了建设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,开始了四处筹款的艰难岁月。开始,人们不相信她,认为她编织故事骗钱,几年间,她被人放狗咬过,被吐口水骂过,有一次实在太累了坐在马路上就睡着了,不管多难,她都没有放弃梦想。一篇“我有一个梦想”的报道帮了大忙,把她筹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梦传开了,社会各届纷纷捐款捐物,女高建设终于走上了快车道,2008年开始招生了。
首届100名学生招进来,学校却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:华坪女子高中只有一栋教学楼,学生吃饭要到旁边的民族中学。几间教室,是老师们的宿舍,睡的是大通铺。没多久,17位教师就走了9位,剩下的8位老师中,有6位是共产党员。张桂梅让人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面党旗,举起右手咬牙宣誓:人在,阵地就在!十多年来,女高始终坚持每周“五个一”制度,党员戴党徽上班,重温入党誓词,组织理论学习,合唱革命歌曲,看红色影片,为师生们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。在北京“时代楷模”发布现场,毕业生们在荧幕上一个一个向她汇报:“我现在是医生,我现在是警察……”2008年以来,2000多个女孩在女高走出了大山,实现了大学梦、人生梦。
张桂梅身患心脏病、肺气肿等20多种疾病,行走困难,上下楼梯都是攥紧扶手,一步步地挪。可是每天早上5点,她都准时起床,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,每天至少3次巡校、查课。张桂梅没有子女,也没有财产,至今和学生一起住在女生宿舍里,把全部奖金、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余元,捐献给了山区孩子们和其他需要的人。
如今张桂梅依然每天扶着栏杆查看校园每一个角落,依然举着小喇叭为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加油助威,依然睡在学生宿舍的一张高低床的下铺……她不忘初心,仍然脚踏实地地践行着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人生理想。